新华网视评丨岂能让“黄牛”截胡消费券
日期:2025-01-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浏览次数:179
近日,有记者调查发现,多地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发放给公众的部分紧俏消费券,竟然被“黄牛”截胡。有“黄牛”公然在网上叫嚣,“需要哪个面额抢哪个,大额券你们很难抢到。”
一段时间以来,多地为了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区域消费活力,向公众发放各类消费券。比如,天津发放了1600万元的餐饮、文旅消费券;广州发放了1亿元“食在广州”餐饮消费券……
从近期曝光的多起涉消费券违法犯罪案件看,有些“黄牛”通过外挂软件,可同时操控成百上千台设备进行抢券;还有些“黄牛”通过软件模拟IP地址、修改GPS定位,实现跨地区抢券。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验证码手机截屏,视频通话人脸识别等方式,无论是“黄牛”自行抢购的消费券,还是代抢的消费券,都能顺利通过核验。一系列操作,使得消费券的发放、使用限定规则如同虚设。
“黄牛”抢到券后再加价倒卖,有的甚至勾结商家套取政府补贴。这不仅让消费券的普惠性大打折扣,也损害了消费者和一些商家的合法利益,更涉嫌违法,扰乱市场秩序。
不少专家和网民支招——“用技术打败技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把该补的漏洞补上,让“黄牛”无“技”可施。平台应加大对消费券转卖信息的巡查力度;对“黄牛”和伙同骗取补贴的商家要重点打击……
上一篇:真的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下一篇:连续7个季度赶超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