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苏州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开放共赢、交融共享始终是中国在经济上拥抱世界的姿态。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三来一补”到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形成“世界工厂”“中国智造”,中国经济发展日益深度融入全球生產体系,成為世界经济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成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年超过30%。与此同时,中国始终是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和建设者,积极推动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中国始终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红利,共同培育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质新动能。

  中国是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构筑者。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快速发展,以往单一的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垂直型分工,逐渐演变為以价值链為导向的水平型分工。国际分工形式的调整為后发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生產体系创造了条件。在开放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逐渐形成了面向世界市场的、以制造业為基础的產业链。中国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整合全球资源,促进了全球生產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动﹔中国為世界各国提供了各类质优物美的商品,例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產销量佔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载人汽车、船舶、家用电器出口量大幅增长,出口额佔比保持在国际市场14%左右的较高水平﹔一大批掌握现代工艺技术的高素质產业工人,為中国经济的高水平开放奠定了人力资本基础。中国经济拥抱世界的过程,也是中国企业日渐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推动世界经济高度交融。中国企业在主要產业部门的全球价值链中均有所深耕,并且在一些產业链的关键节点上处於不可替代的位置。而在一些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產业链中,同样也吸纳了世界各国的技术、资金和中间品。

  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主要建设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国际分工模式和產业链深度重构,贸易、投资一体化已成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原先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生產体系中,主体供应链集中在欧美和东亚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產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从而形成了“轴与轮”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单向度供应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设施的完善,尤其是以中国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產业技术显着进步,全球供应链出现扩容趋势。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契合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几乎所有重要的產业领域,中国企业均深度嵌入,成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与组织者。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全球採购原材料,在全球生產制造,面向全球產业链提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產品,包括自主品牌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等,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鋰电池、光伏產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另一方面,中国成為一些核心生產环节甚至部分高技术產品全流程的生產基地,為世界市场提供终端產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中国本身就為世界提供了超大规模市场,是全球供应链最重要的需求节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近6万亿美元,成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制造、中国元素遍布世界各地,贸易伙伴持续扩容。

  中国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主体。国际直接投资是生產和贸易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主要力量之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持续创新,產品生命周期大幅缩短,对外直接投资成為国际资本流动的最优策略。中国以其超大规模的市场容量、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充足的產业工人储备、优厚的政策红利,逐渐成為国际资本竞相投资的热土。尽管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2023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1万亿元,处於歷史第三高﹔中国外资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中国高技术產业引资佔比达37.3%﹔眾多世界500强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和深化了在高技术產业领域的布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吸引外资超过2万亿美元,吸引外资总额位居世界前列,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光明前景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领先的双向投资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已连续11年位居全球前三。在国际直接投资总体收缩的大背景下,2023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依然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16.7%。中国不断以自身发展為世界提供新机遇,始终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是国际经贸规则的主要维护者。中国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致力於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维护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规制体系。中国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倡导并积极推动投资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并较大幅度压缩限制措施﹔中国分批次设立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构建起区位全面、层级多维的改革开放新格局﹔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已达22个,自贸伙伴增至29个,与外国自贸伙伴的贸易额佔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中国率先批准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实施,当前正积极创造条件寻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三大全球倡议”為代表的中国方案,旨在修復传统治理的缺陷,实现从应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具体问题,到推动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转变,推进了全球经济治理平台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全球经济治理的框架体系与合作模式。

  中国将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中国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实践拓展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正契合并引领着全球碳减排和气候治理、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保护的趋势。2023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歷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量超过全球一半。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等新质生產力的实践,為中国参与全球数字贸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產业集群、参与数字技术应用规则制定与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了坚实基础。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有超过150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参与,共建合作项目超过3000项,投资规模近万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已成為国际经济合作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金砖国家於2024年1月正式扩容為10个国家,在促进全面发展、弘扬多元文明、推进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方面将发挥更為重要的作用。

  中国经济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良多,经济全球化进程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与机遇。中国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与世界主要国家共商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坚持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加大双边、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為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贡献了中国智慧。

  人民网北京4月5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4年4月4日(清明假期第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6213.72万人次,环比增长26.68%,比2023年4月4日增长70.34%,比2019年4月5日(清明假期第1日)增长12.89%。 公路方面,4月4日,公路人员流动量24124万人次,环比增长27.1%,比2023年增长68.5%,比2019年增长12.8%。…

  挥锹铲土、植苗填坑、踩土夯苗、浇水夯实……芬芳四月,我国由南向北渐次掀起植树造林热潮。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