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苏州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突然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今年6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在经过近10个月的“调查”后,从今年7月起对来自中国在目前10%的关税基础上,拟征收17.4%—38.1%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

  当地时间8月20日,欧委会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的决定草案,实施17%至36.3%的反补贴税。

  就在欧盟出台决定草案的第二天,即8月21日,咱们中国商务部立马发布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

  据公开信息,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调查确定的补贴调查期为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表示,2024年7月29日收到中国奶业协会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代表国内乳制品产业正式提交的反补贴调查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调查。申请书主张,申请调查产品接受了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的补贴,欧盟相关乳制品产业(企业)可能受益的补贴项目共计20项。

  经初步审查,商务部认为申请书中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反补贴调查立案所要求的内容及有关证据。根据上述审查结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24年8月2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

  说实话,人家的反补贴税决定草案刚落地,这边,咱们就立即对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其目的意图,不言而明。

  这不,有外媒提出:“中国最新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这是不是为了报复欧委会降低却不是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举措?”

  “本案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这与欧委会在没有成员国和产业界申请的情况下,贸然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有着本质区别。”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贸易救济申请,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自身的合法权利。商务部收到申请后依照法定程序与欧方就补贴事项进行了立案前磋商,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和相关证据进行了审查。商务部认为,国内产业申请符合反补贴调查立案条件,决定发起调查。”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又补刀:这次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属于公事公办的范围,这和欧委会对我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但是欧委会对从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关税的事件,破坏了中欧双方的合作关系”。

  一个是下有所求、上有所应,一个是蛮横粗暴;一个是公事公办,一个是公权私用;一个是合情合理,一个是粗暴蛮横。

  这回应,将双方的理由和态度、立场和意图披露得一目了然,昭然若揭,真可谓有理有据、无懈可击、完美绝妙!

  那么,对欧盟的乳制品反补贴立案调查和欧委会对我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真的就“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吗?

  其实,是有联系的,或者说,就是“报复”和“反击”。但借口和说法不一样,自然效果大相径庭,让对方找不出破绽,只能哑口无言,干气干鼓干无奈。

  目前,中国的电动汽车产能迅猛,质量上乘,领跑世界,震惊无数国家,也令个别国家视之为洪水猛兽。

  欧盟蛮横强硬、毫无理由地对中国加征过高的电动汽车关税,打着保护本国产业经济的幌子,实则妄图以此来打压中国,行一国之利,完全是自私自利的狭隘之举。

  据报道,欧盟是中国乳制品进口第二大来源地,去年欧盟对华乳制品出口额约为17亿欧元。2024年1-6月,中国进口奶酪8.84万吨,欧盟约占18.7%;进口奶油类7.04万吨,欧盟约占12.1%。

  咱们进口欧盟的乳制品,是丰富了国内的乳制品种类不错,但是,对国内乳制品行业,多少也会产生冲击、

  以奶粉为例,进口奶粉占据了我国市场的高端份额,雀巢、达能、菲仕兰都是大家所熟知的进口品牌。2024年上半年,这些品牌在中国的业绩表现良好,延续增长态势。相比之下,国产奶粉企业的业绩却不尽人意。比如作为国内婴配粉头部企业的飞鹤,其财报显示,2023年,飞鹤实现营收195.3亿元,同比下降8.3%,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滑33.5%。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营收178.77亿元,下滑10.3%。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受消费端的影响,国内奶牛养殖户的日子比较难捱,养殖户卖给乳制品企业的生牛乳基本是没有利润的,甚至是亏损的,乳制品企业的销售也不太乐观,有货存积压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进口。”

  进行此次反补贴调查,适当提高从欧盟进口乳制品的价格,可以帮助国内生产的乳制品保持一定的利润。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国与国间,和人与人一样,你不买我的东西,我也会不买你的东西。当然了,除非本国没有,生产不出来,不得不依赖进口。

  我们进口欧盟的乳制品,除了为了丰富国内乳制品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想和欧盟搞好关系,加强经贸往来,为的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此次反补贴调查,涉及的乳制产品多——包括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鲜乳酪(包括乳清乳酪)及凝乳、经加工的乳酪(无论是否磨碎或粉化)、蓝纹乳酪和娄地青霉生产的带纹理的其他乳酪、其他未列名的乳酪、未浓缩及未加糖或其他甜物质的乳及稀奶油(按重量计脂肪含量超过10%),波及的国家多——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克罗地亚、芬兰、罗马尼亚和捷克。

  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牛奶、黄油和奶酪生产国,也是欧盟最大的对华乳制品出口国。代表德国乳制品行业的德国乳制品工业协会(Milchindustrie-Verband)坦言,该国奶酪和奶油产品的出口可能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

  法国同样是欧盟对华乳制品出口大国。数据显示,此次受到调查的欧盟乳制品年出口额超过5亿欧元,其中法国出口额占了1.9亿欧元,其次为意大利(5500万欧元)、丹麦(5000万欧元)和荷兰(4500万欧元)。

  虽然在此次反补贴调查中没有被单独列出,但法国国家乳制品行业协会表示,法国是中国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调查的一部分。如此看来,法国对中国发起的反补贴调查能不着急和担忧吗?

  欧盟最大的农业行业组织Copa-Cogeca副秘书长帕特里克·帕加尼表示,农民们“担心欧盟与中国贸易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以及这对我们行业的持续影响”。

  爱尔兰行业组织表示,如果欧盟挑起的贸易争端摧毁了该国与中国的乳制品贸易,他们将要求欧盟赔偿农民的损失。

  欧洲乳业协会秘书长亚历山大·安东表示:“我们相信,欧盟和中国会找到一种建设性的方式来解决任何双边争端,就像过去在其他问题上发生的那样。”

  自以为靠加征过高的关税就能遏制和打压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就能保护住了本国的经济,殊不知,这是一把双刃剑,害人,又伤己。

  不管是人与人间,还是国与国间,做生意时,在遵守规则契约的前提下,互惠才能互利,合作才能共赢。

  妄图耍心眼、使不公正的手段来钳制和糟蹋对方,殊不知,对方也会打你的“七寸”、抓你的要害,强有力地反制回击你的。

  【我是@心花手中开,感谢你的阅读,也希望你能点赞、评论和转发,带给更多的人知识、道理和能量!】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