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苏州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壮大县域经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进程”。新时代新征程,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显着成效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经济活力与韧性的重要体现。

  本报今起开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专栏,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探产业、看活力、听民声,寻访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优势产业、实现富民增收的新鲜经验,展现县域经济不断壮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点烟、刮烟、和料墨墩抹上些油,热烘烘的墨饼“啪”地摔上去,8斤重的铁锤砸得“砰砰”响。

  徽墨制作体验,是婺源县尚逸轩度假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志轩的主意。10多年前,他来到虹关村发展民宿,“那时交通不便,虽有美景,却少人问津,开业第一年接待量才千把人次。”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婺源县考察时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婺源县持续推进生态价值转换,发展全域旅游234公里柏油路通村入户,建成示范路106公里,将好风景“串珠成链”;加强民宿宣介力度,打响“婺源美宿”品牌;出台文件促进民宿产业发展,对获评星级民宿的村庄给予奖励

  虹关村乘势整治环境,规范民宿发展,热度迅速攀升。2024年,游客接待量1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千万元。

  生意好了,吴志轩却“总觉得少点啥”。梳理历史,吴志轩想到了徽墨,“虹关村在明清时期是徽墨的重要产地。”

  村民詹晓明从上海返乡,在吴志轩的支持下,专门到安徽歙县学习古法制墨,回村后专事普及徽墨文化。“这墨条里,加了草药和香料,提神醒脑。”在修复的古建“尚逸工坊”里,詹晓明边研墨边讲解。

  不只是虹关村,“晒秋”民俗成为篁岭村旅游名片,中医药文化助力龙尾村成为康养地婺源县挖掘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趁热打铁,婺源县出台“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力争未来3年内每年打造30个左右和美乡村。

  虹关村成功入选。穿过古樟广场,村党支部书记程后发步履匆匆,“新规划图纸已经出炉,得抓紧研究怎么干。”

  2024年,婺源县接待游客量2803.7万人次,同比增长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6.2亿元,同比增长7.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壮大县域经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进程”。新时代新征程,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显着成效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经济活力与韧性的重要体现。

  本报今起开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专栏,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探产业、看活力、听民声,寻访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优势产业、实现富民增收的新鲜经验,展现县域经济不断壮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点烟、刮烟、和料墨墩抹上些油,热烘烘的墨饼“啪”地摔上去,8斤重的铁锤砸得“砰砰”响。

  徽墨制作体验,是婺源县尚逸轩度假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志轩的主意。10多年前,他来到虹关村发展民宿,“那时交通不便,虽有美景,却少人问津,开业第一年接待量才千把人次。”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婺源县考察时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婺源县持续推进生态价值转换,发展全域旅游234公里柏油路通村入户,建成示范路106公里,将好风景“串珠成链”;加强民宿宣介力度,打响“婺源美宿”品牌;出台文件促进民宿产业发展,对获评星级民宿的村庄给予奖励

  虹关村乘势整治环境,规范民宿发展,热度迅速攀升。2024年,游客接待量1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千万元。

  生意好了,吴志轩却“总觉得少点啥”。梳理历史,吴志轩想到了徽墨,“虹关村在明清时期是徽墨的重要产地。”

  村民詹晓明从上海返乡,在吴志轩的支持下,专门到安徽歙县学习古法制墨,回村后专事普及徽墨文化。“这墨条里,加了草药和香料,提神醒脑。”在修复的古建“尚逸工坊”里,詹晓明边研墨边讲解。

  不只是虹关村,“晒秋”民俗成为篁岭村旅游名片,中医药文化助力龙尾村成为康养地婺源县挖掘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趁热打铁,婺源县出台“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力争未来3年内每年打造30个左右和美乡村。

  虹关村成功入选。穿过古樟广场,村党支部书记程后发步履匆匆,“新规划图纸已经出炉,得抓紧研究怎么干。”

  2024年,婺源县接待游客量2803.7万人次,同比增长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6.2亿元,同比增长7.5%。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