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苏州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苏州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今天分享的是【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报告】 报告出品方:中国信通院

  党的二十大强调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融合 5G、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众多新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平台,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强化巩固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也能发挥产业链协同作用推动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速,新能源汽车有望发展成新兴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是我国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抓住汽车动力技术变轨机遇,超前布局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发展走在世界前列。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提升,2023 年增长至超 900万辆,新车电动化渗透率超31%。与此同时,5G、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赋能,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变革新方向,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智能网联汽车L2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约49%。随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渗透率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有望发展成为我国新兴支柱产业。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显现,应进一步增强全产业链竞争力自 2015 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全球第一。不同于过去燃油车时代我国汽车产销量由外资品牌占据,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时代,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培育,本土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快速崛起,贡献了国内绝大多数的生产和销售。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80.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也持续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发展成为优势产业。根据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的战略部署,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优势产业,应进一步发挥整车产品牵引带动作用,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竞争优势,加快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依靠创新驱动,应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日益提升,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协同进步。增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竞争力,关键在提升产业创新效能。产业创新效能不只是技术创新,更是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正是对产业创新效能的重要衡量准则,更能反映产业发展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