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五本书:留给世界的文学遗产
在我家书房的显眼处,有五本父亲所撰写的书籍,它们是他渴望“留下人间一卷文”的追求的见证。自从退休以来,父亲在书写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尽管白发已浮,但他依然忙碌而富有激情。作为他的儿子,我深知这些书籍凝聚了父亲的心血与不易。
第一本《怒涛》是父亲的开篇之作,在当时镇领导的号召下,他毅然承担起编写家乡革命历史的重任。父亲迅速组织起编写小组,带着助手深入乡村,倾听每一个故事。他们以超强的时间观念,历时一年,成书为全镇的中小学提供了珍贵的乡土教材。
接着,父亲用尽心血写下了第二本《花落有痕》,这是一本关于江淮地区民间故事的文学集。他骑着自行车,四处走访年长的村民,认真记录那些即将被遗忘的故事。他通过整整275个民间故事的整理,将这份文化财富形成了一册包含百余万字的书稿,每一页都倾注了他细致的笔触。
第三本书《三胡故里之歌》中,父亲书写了三位家乡名人的精神遗产,借以激励当地人民自力更生,勤奋致富。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首歌,激励人们共同歌唱家乡的文化与奋斗史。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第四本《三胡小故事》,这本书旨在为游客和青少年带来三胡名人的励志小故事,传递“追贤思齐”的理念,成为本地区旅游文化的支柱。
最后一本书《金玉良言》则是父亲致力于教育的心血结晶,他收录了3000条价值民间谚语,献给孩子们,试图在语言和文化启蒙方面给予他们滋养。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的关怀,更是父亲作为教育者的使命。
父亲在全区老干部表彰大会上的一句话:“心心念念想到自己是参加工作多年的老教师,为人师表很重要;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入党多年的老党员,不忘初心更重要。”这句话深深印刻在我心。《父亲的五本书》是他知识与信念的结晶,虽多是不同的篇章,其初心却始终如一。每次回到家看到父亲在书写中坚守的身影,我内心满是敬佩与感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