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潮退去后才是真实的县城
日期:2024-02-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浏览次数:179
几乎每个春节假期,在一线城市工作的码字人回到县城,都会贡献出一批返乡见闻。从电影、咖啡到新能源车,一线城市有的,县城也有了,但生意逻辑并不完全一致,这种“降维”观察就有了话题度。
我们县城一共开了3家瑞幸、1家库迪,其他就是一些本地咖啡馆。春节假期期间,几乎每家瑞幸都挤满了人,点单时,工作人员会提前打好招呼:现在等待时间至少20分钟啊。即便如此,也难挡人们的热情。能看出来,坐在里面喝咖啡的年轻人,大多妆容精致,像是叙旧的老同学或者老朋友。
县城有一条青石古街,紧邻河畔和码头,早年间有早市和早餐店,后来慢慢成为返乡人的打卡点,每到过年,人们都习惯约在这里吃早餐。于是,政府也顺势而为,这几年发力文旅,索性把这里改造成景点,每逢春节,就挂满红灯笼,成为城里年味最重的地方。
但从我听到的信息来看,出去过,再选择回来,并在县城拥有很好的生活,似乎才是县城鄙视链顶端的存在。
县城有家人气很旺的诊所,一位罗姓医生医术好、脾气好,甚得全城老少青睐,诊所也几乎成为情报交流站。我在这里输液的几天,就被迫旁听了不少信息。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位退休女士的彼此炫耀。
(很难说这是在抱怨县城房价高,还是表达作为县城人民的骄傲。反正,诊室很多人都投出了羡慕的眼神。)
说出金句的是那位退休老师。她60岁左右,长卷发,穿着深蓝色大衣和高跟鞋,体面精致。她对女儿返乡的结果很满意,“我做了很久工作她才答应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上一篇:2020年度骑行报告出炉北京不惧高温西安热衷夜骑
下一篇:退役5年后导盲犬珍妮去世